如果再當一次新鮮人-設計學院院長洪啟東

個人檔案:設計學院院長

畢業學校:逢甲大學都市計劃學系

最高學歷: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

 

日子過的很快,想想告別〝新鮮人〞的日子也將近有三十年的歲月,在步入〝知天命之年〞的當下,頗希望透過〝小叮噹(的任意門)〞重拾往日(被蹉跎的)光陰。說實在的,〝想當初〞在考大學之前,我就很明確地選讀〝設計學〞類別學科。原因無他,我小時候很喜歡繪畫,常塗鴉家中的牆壁與地板,而屢遭家母修理(我是越挫越勇);初、高中時期,記憶裡的工藝課成績幾乎是所有科目最高的。因此,選讀大學科系時,工業設計、建築設計、都市規劃就成了我的〝最愛三兄弟〞(雖然當時也想選醫科,後來想想,我比較好動、愛玩與對環境好奇;如果選醫科,落榜機率大且念書時間很長,也就作罷)。換言之,選讀科系,就我的經驗,(1).一定要與自己的興趣與個性作接軌,即便大學時期的實習與服役任務,也都與規劃設計有關。(2).當然,一路走來,也相當感激我的師長與學長的照顧及提攜,原因無他,我不懂一定會問老師與學長,而且〝什麼〞都問,這對生活知識與專業智識的增長很重要。(3).目標及早設立,促使自己及早用功與努力也是缺一不可,尤其是要多蒐集資料(養成每天閱讀的習慣)。

因應氣候環境的異變與全球化的專業人才競爭,回到過去的大一新鮮人(有些不錯的電影推薦給大家,像「回到未來三部曲」、「回到十七歲」…,應該可以滿足我現在的心境)的場景:首先,考好「中英文檢定取得資格」應該是首要任務,至少拿到與國際對話的〝說─寫─聽〞能力。其次,積極地做好「跨領域學程」的選讀;這點頗重要,過去我也選過企業管理的學程(但沒修完),這方面跨領域的知識力,有助日後對專業問題的多方思考(至少多認識他系的朋友與同學)。第三,應當積極參與「公共事務」與服務大眾社群(包含學校社團與各級幹部的選舉,培養領導與溝通能力)。過去的我,太過專注閱讀教科書,忽略當代國際局勢與台灣社會的變遷議題(生態、政治、經濟、產業…),也欠缺與他人的溝通訓練。因此,當出國遊玩與異地交換學習時,頓時發現,羞於開口與自己觀點不同的對方對話;也對自己的國家與城市之〝基本知識〞相當薄弱、也很陌生(我第一次出國是碩士班時,先到香港,之後到美加、東南亞、大陸…;說真的,對日後的規劃設計思維很有衝擊)。第四,要籌劃未來的職場證照考試方向。記得當時每年的高普考、技師考試,家母都會準備報名費,然後把當年考上的名單放在我的桌上;其理相當明瞭,但愛玩的我,始終缺考(但報名費照樣拿去玩,唉!真是慚愧。)。大學畢業後,我才了解,證照真的很重要,但時不我予;只好退伍後,再重拾書本繼續”凹”老媽老爸的積蓄去念書(退伍初期,周一三五補托福、二四六補GRE,週日考模擬考,這都是〝少小不努力、老大徒傷悲〞的寫照→世界上沒有速成的學科專業)。最後,大學期間,我沒有好好談戀愛,花太多時間在辦活動(舞會、夜遊、聯誼郊遊…)、看電影,與同學玩樂,這是相當遺憾的。因此,當念碩士班時期,得知班上有多名過去大學聯考的榜首,各位您就知道我的讀書壓力有多大。

時光不會(也不可能像「尋秦記」一般)倒流,我也有太多的遺憾與未完成之事,但是,有些事我絕不後悔,就是:我一方面很聽老師(們)與學長姊的話–課前預習及課後溫習(前面說過,因過去高中與大學初期的愛玩而荒廢學業,大三之後與碩、博士班時期,花在研究室與念書的時間就相當長;不瞞各位,連女朋友(現在的太太)也陪讀了)。另一方面,大學時期,我幾乎天天運動(打籃球與傍晚游泳)把自己當體育系學生練身體(怕日後當兵被操)。現在想想,也不錯,至少維持相當的健康體魄,也培養開朗與〝很看得開〞的個性(身體好耐操,熬夜看書與打team作報告書、畫圖,搞創意也難不倒我)。

總之,現在的教學環境與資源,較之我那個年代要好太多了(我應當跟諸位新鮮人的父母是〝同梯的〞五年級生),現在的銘傳大學設計學院的各學系,不只反應出我青少年的選讀志向→我的〝最愛三兄弟(或三姊妹)〞融入,外加數位媒體設計(當初可沒有〝數位媒體〞這種東東,哈)。回想過去、展望未來,以銘傳大學的教學資源和設備、〝一念三化〞的教育理念,以及設計學院的師資陣容;相信,未來台灣(與華人)的環境設計及減災規劃、生活產品與視覺傳達設計,以及創意數位化等專業實踐與社群貢獻,非銘傳人莫屬。大家加油。